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新数据指出,近5年间,有80%几率将出现有记录以来“最暖年份”,即2025年人类又有可能创造史上最热的一年。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,建筑加固领域的重要材料 —— 结构胶,因为其性能对温度、湿度极为敏感,面临严峻挑战。本文将系统解析高温对结构胶的影响,并提供合理的应对策略,助力施工安全与效率提升。
一、高温环境下结构胶的三大 “致命伤”
结构胶广泛应用于粘钢加固、粘贴纤维复合材等加固工艺,其性能稳定性直接决定工程质量。以环氧树脂类结构胶为例,高温环境会引发三大核心问题:
1、胶体流淌下坠
现象:温度升高导致胶体黏度显著降低,膏状结构胶易发生流淌。
影响:不仅增加用胶量、拖慢施工进度,还可能因胶体分布不均形成空鼓,导致验收不合格甚至结构安全隐患。
2、固化失控
现象:高温加速固化反应,可操作时间缩短,甚至引发 “爆聚”(胶体瞬间固化放热)。
影响:未及时使用的胶体会报废,增加成本;已施工胶体可能因固化不均导致无法起到粘结作用。
3、有毒物质挥发加剧
现象:部分劣质结构胶可能含甲苯、二甲苯、乙二胺等挥发性有机物,高温下挥发速度提升。 影响:施工人员易出现皮肤过敏、呼吸道刺激,长期接触可能对身体造成重大伤害。
二、高温施工破局之道:从选材到操作的全流程管控
1、严选高质量结构胶
加固无小事,出事即大事。轻则工程无法验收,重则加固提前失效,出现坍塌等事故。作为加固从业者,要想心中有谱,务必做到“三看一验证”。
(1)看品牌:技术与服务双重保障
优选标准:优先选择具备研发实力、大项目经验的品牌,其产品经过多场景验证,且能提供全周期技术支持。
卡本实践:卡本技术人员占比超过30%,形成了以博士、硕士为主的专业研发技术团队,拥有丰富的结构胶开发经验和项目实践积累,聚焦结构胶全生命周期、全环境使用,突破高温、低温、水下等恶劣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。
卡本通过优化环氧树脂体系、纳米触变剂等措施,有效提升结构胶粘剂在夏季的抗流挂性能,在40℃高温下不流挂。同时通过调控固化体系,有效控制固化速度和强度发展速度,降低结构胶对于温度的敏感性,适应温度范围更广。
(2)看报告:数据验证性能
选择加固材料不同于我们日常买米、买面,绝大多数情况,我们无法通过表面辨别材料的优劣,结构胶更是如此。因此,我们必须看检测报告。一般来说,至少需要厂家提供安全性鉴定报告、环保无毒报告等。
(3)看工厂:杜绝 “以次充好”
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,用大品牌的检测报告去报验,在供货阶段却用劣质材料“偷梁换柱”,一直被行业所不齿,但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。因此,除了在办公室“看材料”,一定要走到结构胶的生产现场去看看,尤其是大项目建议实地参观生产车间,重点关注自动化程度、质量管控流程(如原料称量精度、成品抽检率)。若无法实地考察,可要求厂家提供生产流程视频或在线直播验厂。
(4)现场验证:实践出真知
在施工现场模拟高温环境,测试胶体的抗流挂性、可操作时间及固化后强度,确保与工况匹配。
2、施工管理:细节决定成败
(1)合理存储,避免暴晒
结构胶应存放于阴凉处,避免阳光直射;可用草毡、遮阳网覆盖胶桶,或搭建临时遮阳棚。否则会因为胶体温度过高,导致混合后反应速度加剧,可操作时间变短。
(2)少配勤配,现配现用
每次配制量不宜太多,以单人操作30分钟在该施工温度下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时间为宜,否则,由于固化过程中热量积累,导致胶粘剂很快固化而不能使用。
(3)安全防护,守护健康
施工区域需保持空气流通,必要时设置机械排风设备;对于个人防护应佩戴口罩、橡胶手套,避免胶体直接接触皮肤;作业后及时清洗暴露部位。